据黑龙江日报消息,桦南县紧跟全省“文明龙江·实践有我”主题活动目标要求,积极探索文明实践“夜间模式”与“周末模式”,不断丰富基层群众精神文化生活,打造大门常开、阵地常用、活动常办的“文明桦南”实践品牌。
延时服务叩开“幸福门”。桦南县将居民作息与文明实践服务时间有机衔接,充分考虑农忙和季节变化,弹性安排服务人员班次。积极推广文明实践“夜模式”,通过延伸服务时间、扩展服务内容,组织开展“欢聚仲夏”公益观影、“清凉之夏”文化演出、“星光筑梦”全民阅读等夜间文明实践活动110余场。
随时服务实现“零距离”。锚定公园广场、文化场馆、服务机构、窗口单位等人流密集场所,桦南县倾力打造25个文明实践点,以“花蕊式”布局覆盖最广泛的市民群众,有效构建“一刻钟”文明实践圈。在节假日、周末等时间节点穿插开展健身指导、公益讲座、法律咨询等实践活动。
定制服务编织“贴心网”。打造“桦南县文明实践中心”线上服务平台,探索开辟“线上点单、需求反馈、场馆预约、文明随手拍”等多种多样的服务功能,居民动动手指,即可用“指尖”参与文明实践活动。累计处理各类点单服务300余次,更新服务动态800余条,线上活动参与人数突破5000人次。
来源:黑龙江日报